Member-only story
關於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
如果想買電子書閱讀器
偶然會有人問我有關買電子書閱讀器的事,他們大概想我直接回答應該買哪一部,但我往往給對方拋出一大堆問題:想睇中文書定英文書?想真金白銀買書還是在網上找資源?想要甚麼尺寸?想要開放平台還是封閉平台?
通常問到這裏對方就啞口無言然後直接告退,如果要問下去,大概會叫對方先看看自己喜歡在哪個平台買書/借書/看書。為甚麼要問這麼多?因為閱讀器五花八門,買入之前先弄清楚需求,會比較不容易買錯。但即使如此,中了毒之後,就自自然然想再買下一步,買了尺寸小的就想要大屏,買了封閉式就想試試開放式,這真是一個坑,但我覺得是一個值得跳進去的坑。
有些人固然堅持要看實體書,我倒沒這方面的執著,實體書和電子書我看得一樣開心,但基於電子書不用佔書架的位置,所以如果那本書有電子書的話,我大多數會買電子書,除非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家的作品,我才會買實體書。
電子書的方便,除了一機可以擁有數百本書在手,有時候看到某書的推介後有興趣想買,如果那本書有電子書,按幾個鍵就即刻可以擁有那本書,即買即看,完全不用等。唯一的問題是,有時候手滑真的會一不容易買到破產。
我所擁有的電子書閱讀器
目前我已有的閱讀器包括Kindle Paperwhite 2(這是我第一部電子書閱讀器,有點年紀但運作正常),Readmoo的Mooink(6吋)和Mooink Plus(7.8吋),以及Hyread Gaze X(10.3吋)。(別問我為甚麼要這麼多,只能說每一部機也有不同用途,要我捨棄任何一部也不容易。)
最初入手Kindle時,中文書的電子書只能在網上找資源,然後靠電郵推送到Kindle,也算方便,但新書不多,所以後來見讀墨的中文書又新又多,而且有一鍵直排,就買了Mooink,可以買到正版中文書,感覺良好,因為覺得好用,所以當讀墨推出Mooink Plus時,就毫不考慮買了,然後6吋機隨之放入冷宮,因為7.8吋畫面大了感覺更加良好,而且有實體鍵,看書就是爽。
然後加入了Facebook的電子閱讀討論區就真的不得了,這時才知道原來電子書閱讀器有這麼多機種,原來還有開放式可以下載不同應用程式,為了能夠借閱Hyread網上圖書館的書,於是買了Likebook Mimas(10.3吋),但是用Hyread app看圖書館的書,總是出現介面不好閱讀的情況,總之感覺非常不好,但對圖書館借書的功能念念不忘,所以後來Hyread Gaze X推出,我又冒險買了,這次是絕對買對了,因為用此機來借圖書館的書,排版漂亮,操作良好(也支援一鍵直排),非常滿足。